新材料與家具產品創新設計 |
|
作者:深圳東方華奧辦公家具 | |
日期:2011-11-3 15:22:03 |
新材料既是發展高新技術的物質基礎,也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條件。因此,世界各工業發達國家都給予高度重視,把新材料的研究、開發與應用列為關鍵技術的組成部分。如美國一直將材料科學與技術列為重要的研究領域;德國有跨世紀的材料研究計劃Matech;日本視材料技術為科技發展的生命線。
新材料是指用于高新技術、具有高性能、新用途和新作用的各特種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,主要包括精密陶瓷、碳纖維、工程塑料、無定型材料和精細化工制品等。
1.家具用材的基本原則
任何一件家具均由材料、結構、外觀形式和功能四種要素組成,其中材料是構成家具的物質基礎,在家具的發展史上,從用于家具的材料上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。原始社會,人們應用石頭、木材、皮革等天然原料作為材料,其家具也十分原始、簡陋。當冶煉技術出現后,人們又把金屬材料應用于家具上;隨著塑料的發明應用,出現了塑料家具;現在,應用于家具的材料已十分豐富,除了常用的木材、金屬、塑料外,還有藤、竹、玻璃、橡膠、織物、裝飾板、皮革、海綿等。然而,并非任何材料都可以應用于家具生產中,家具材料的應用也有一定的選擇性,其中主要應考慮的因素如下:
1.1 加工工藝性。
材料的加工工藝性直接影響到家具的生產。對于木質材料,在加工過程中,要考慮到其受水分的影響而產生的縮脹性、裂變性及多孔性等。塑料材料要考慮到其延展性、熱塑變形等。玻璃材料要考慮到其熱脆性、硬度等。
1.2質地和外觀質量。
材料的質地和肌理決定了產品的外觀質量的特殊感受。木材屬于天然材料,紋理自然、美觀、形象逼真、手感好,且易于加工、著色,是生產家具的上等材料。塑料及其合成材料具有模擬各種天然材料質地的特點,并且有良好的著色性能,但其易于老化,易受熱變形,用此生產的家具,其使用壽命和使用范圍受到限制。
1.3經濟性。
家具材料的經濟性包括材料的價格,材料的加工勞動消耗,材料的利用率及材料來源的豐富性。木材雖具有天然的紋理等優點,但隨著需求量的增加,木材蓄積量不斷減少,資源日趨匱乏,與木材材質相近的、經濟美觀的材料將廣泛地用于家具的生產中。
1.4強度。
強度方面要考慮其握著力和抗劈性能及彈性模量。
1.5表面裝飾性能。
一般情況下,表面裝飾性能是指對其進行涂飾、膠貼、雕刻、著色、燙、烙等裝飾的可行性。
1.6環保性。
綠色產品(Green Product,DP)或稱為環境協調產品(Environmental Conscious Product, ECP)是指相對于傳統產品而言的,主要特征如下:
綠色家具產品是指以環境和環境資源保護為核心概念而設計產品的、可以拆卸并分解的產品,其零部件通過翻新處理,可以重新使用。
綠色家具設計即是思考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(設計、制造、運輸、銷售、使用或消費、廢棄處理),著重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(可拆卸性、可回收性、可保護性、可重復利用性等),并將其作為設計目標,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,保護產品應有的功能、使用壽命、質量等。
綠色產品遵循4R原則
1.6.1 Regrow ––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的資源,如速生木材、竹材和其它植物纖維資源。
1.6.2 Reduce ––減熵原則,要求用較少的原材料和能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的經濟目的,即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、廢氣、廢水少,且不污染環境,生產能耗低。
1.6.3Reuse ––再生利用原則,在制造產品包裝容器時要考慮重復使用問題,生產者應該將制品及其包裝當作一種日常生活器具來設計,使其能反復使用,而不是用完后就扔。
1.6.4 Recycle ––再循環原則,就是使物品完成其使用后,重新成為可再利用的資源而不是變成扔掉的垃圾。